热点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 浏览文章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作者:朱辉军 来源:文艺报 浏览次数:3633次 更新时间:2023-11-29

文化有自己的力量,是一种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我们要通过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方式,从容应对和主动掌控。

文化是用来育人的,是可以强心铸魂的。这是文化的重要作用。我们正在开辟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全社会各方面付出艰辛努力,而至为关键的,是人的现代化。唯有一大批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的现代人,才能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我们继承传统的美德,具备现代的意识,怀有爱国的情怀,坚守进取的姿态。在塑造人方面,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效用。

那么,文化、文明,还有文学艺术,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这里不必像书斋里的学究那样,去寻章摘句辨别三者的异同。要而言之,包含着器物、制度、行为、精神的文化,无疑是构建文明的核心所在;而文艺,又是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所以,谈文化,必涉及文明,也绕不开文艺。正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征程上,文化人(包括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文化如春风化雨,润泽万物。在整个社会历史结构中,文化一方面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领域,另一方面又以其精神和价值,渗透于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和层面,所以有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科技文化、军事文化、外交文化等。文化的功效,诚然有不少是显性的,更多的却是潜移默化、影响久远的。文化的教化作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不宜操之过急,也不必刻意为之。还是要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文化如大江长河,奔流不息。文化发展历程中,常常是渐进与突变交替进行的。渐进的发展大多只是量的积累,而突变的发生则常常使文化获得质的飞跃。突变的出现,是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发生碰撞而引起的。文化碰撞对于促进一种文化获得新质具有重要作用。这就宛若两条大河相交时撞出的巨浪一样,强劲而绚丽。

从人类历史发展看,文化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兴盛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化繁荣,是国家强大的重要表征。一个国家的发展可能会起起伏伏,但只要文化得到不断延续,这个国家将会不断获得新生。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对此我们要倍加珍惜。与之相关的一个话题是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以迁徙、聚合、通婚、贸易等方式,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主体,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等都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之中,形成了气象恢宏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需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流水不腐。文化务必要“流动”起来,不仅要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对待传统文化,对待外来文化亦应如是。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既是本土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也得益于中外文化的交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曾多次与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欧洲文化等相遇相交,并相互影响。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一定要坚决破除作茧自缚的各种“文化堡垒”。故步自封、抱残守缺,是难以大步走向现代文明的。为早日建成文化强国,我们务必要强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整合力、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这就需要辩证地处理好文化自信与文化交流的关系。正像江河有污水淤泥一样,任何文化也都有其需要更新的部分。当年鲁迅先生等新文化先驱,曾痛斥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腐朽因素,自觉引入“德先生”和“赛先生”,使古老的中华文化实现了凤凰涅槃、破茧重生。可见,各种文化之间是可以互补的,绝不会因此而动摇我们的文化自信。海纳百川,文化因其大容而不弃涓涓细流。只要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经由对不同文化的吸纳、消化、融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虽然取向不同、形态各异,但在根本上是殊途同归的。这就是求善,追求真理和美好,建设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其中,尤其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同,并成为国际主流社会的共识。

尽管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所有人都是“地球村”人。面对任何纷争和争端,都应该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下,展开双方或多方的对话、交流、沟通,求同存异,携手并进,共同创造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



错误: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