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艺理论 >> 文学理论 >> 浏览文章

乡村题材网络小说的叙事与改编
作者:王文静 来源:文艺报 浏览次数:3407次 更新时间:2020-11-20

作为媒介革命的产物,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沉淀,题材种类、创作水平、传播形态日益丰富和完善,其产业化进程也随着跨媒介传播的提速日趋稳定规范。影视改编作为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形成了作品的长尾效应,有效保持了网络文本的社会热度和市场黏性,实现了作品在主题思想和经济效益两个层面的增值。截至2019年10月,在院线上映或网台播出的改编影视作品达400余部,而乡村题材作品不足5部。这至少反映出两个事实:一是乡村题材网络小说的作品数量客观上较少,优质作品更少,基于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在大众文化主导下,娱乐性成为网络文艺作品的主要审美特征,在网文向影视剧的跨媒介转换中,流行、时尚成为改编的显性特征;作为相对静态、内敛的农耕文化的反映,乡村题材不仅在娱乐化审美的网络世界芳踪难觅,甚至很多情况下都以标签化的形式成为影视剧中的人设背景或者苍白无力的地域化“脸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题材以其厚重的主题价值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创造了影视史上一个个高光时刻。电影《陈奂生上城》《人生》《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天狗》等均改编自小说,电视剧《篱笆·女人·狗》《平凡的世界》《闯关东》《老农民》等也获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赢。那么,在互联网语境的影视艺术生产中,乡村影像是如何从聚光灯下退隐到数量少、影响小以及被简化、异化的境地呢?为什么改编自传统文学的影视剧能够更广泛地实现文学作品的影像转换,甚至实现了其精品化和经典化,而在作品数量更多、影视制作水平更高、网台传播手段更强的网络时代,乡村题材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却如此萧条?

首先,乡村题材在文艺版图中的坐标和比重发生了改变。随着城乡结构不断调整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凭借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技取得的先进地位对乡村形成一种压制,来自乡村的故事及其附带的审美价值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这种深层次的社会变化也使城市凭借经济发达、科技信息流通较快成为网络文学在地理上的优先选择。网络技术的兴起与迭代成为文学变革和发展的科技保障,城市发挥自身优势成为网络文学的活跃区域,赢在了移动互联时代的起跑线上。而作为网络文艺的主要受众,青年人更乐于接受多元化、娱乐化的时尚元素,乡村题材厚重宏大、含蓄沉稳的审美取向与此并不相同。因此,在题材分布上,青春、仙侠、罪案等题材瓜分了城市青年的审美消费市场,乡村题材被排斥在外。实际上,当娱乐化、消遣性成为新的审美选择后,网文的作者和读者在关于“乡村”的认知上达成了一致,深受城市文化影响的作者群体和以互动性为动能的粉丝共同造成了乡村题材网络小说的困境。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书写当代农民自身的情感渴望、价值诉求和生活愿景,是创作者不能忽视和回避的责任。近年来,反映青年人到山村支教的《明月度关山》《大山里的青春》,讲述土地流转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呈现回乡创业、养猪致富的《又见炊烟起》等作品以充沛的理想、质朴的情感得到了读者认可。《翠色田园》《小乙种田记》《回到六零年代》《七十年代万元户》等小说里的人物则借助现代经验的“金手指”穿越或重生,读者伴随人物角色的“白日梦”体验了逆袭人生的爽感。既然乡村题材的网文创作始终没有停止,为何其IP价值不能延伸到影视中?事实上,改编比率的失衡不仅是作品数量上的匮乏,更反映出参与者在面对庞大而复杂的乡村世界时的无力。乡村题材的创作不会因为网络文学受商业化主导的惯性力量销声匿迹,相反,在都市、玄幻、青春等题材已经高度同质化、套路化的时候,现实题材彰显出思想和故事的独特魅力,这为乡村小说提供了新契机。

乡村题材网络文学需要以明确的精品意识提炼新时代的乡村精神和农民品格。《马向阳下乡记》《最美的乡村》等取材农村的热播剧,既反映出乡村题材网文创作在产业链条中的薄弱,也表明了市场和观众对乡村题材的需求。相当一部分乡村题材的网文创作因对农村缺乏了解而呈现出粗劣肤浅的质地,一些作品甚至完全照搬穿越文、玄幻文等模式,把乡村作为僵硬、虚假的背景,真正的乡土故事、乡土伦理和乡土文化无从呈现。事实上,近年来乡村发展早已经突破了科学种田、进城务工、乡镇企业发展等传统书写,土地流转政策、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生态保护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成为当下反映农村社会新气象的时代切口。因此,创作者更应捕捉中国乡村所蕴含的独特情感和审美特征,不再拘泥于十几年前、几十年前那些“脸谱化”扁形人物的刻板表达,而是着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形势,关注农民对价值理想的选择和实现,而这些真实灵动的故事和人物才是影视剧改编的稳固基石。

就制作层面而言,网络时代的文艺精品形式应该是多元的。厚重情感和史诗气质是农村题材影视剧经典化的重要元素,如《小麦进城》(2012)通过一个农村姑娘30年的奋斗历程展现农民向城市迁移过程中的心理成长;《老农民》(2014)的故事从土地改革讲到农业税的取消,用60年的时间对农民的精神世界进行全景展示;《黄土高天》(2018)以40年三代人的命运映射时代发展等等。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的乡村影像,不仅要弘扬传统农村题材影视创作的经验,同时还要突出网络传播的特质,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研究网民文化消费需求,从而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保持网络小说文本对观众的黏性。根据阿耐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改编的电视剧《大江大河》选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与时代热点和大众心理需求成功对接,成为“从网文到电视剧”的口碑之作。

此外,围绕乡村文化的根与魂,把握地域性、民族性的乡村图景、乡风民情和活态文化,建立文本内部的精神内核,从而突出网文的“首因效应”,小说吸引读者,影视剧积攒粉丝,以传播的视野解决创作难题。李子柒短视频火爆网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镜头下诗情画意的乡村世界;电影《十八洞村》除了生动的脱贫故事,还有青翠静谧的大山、悠扬婉转的苗歌、色香味美的湘西美食、淳朴自然的民风;《百鸟朝凤》中的唢呐、《黄土地》中的安塞腰鼓,富含地域风情和民族情感的意象提升了影视呈现的审美价值,这都为乡村题材网文创作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