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艺理论 >> 文学理论 >> 浏览文章

越是“接地气”,越是“高大上”
作者:巩崇吉 来源:文艺报 浏览次数:3243次 更新时间:2024-03-15

近些年来,“文艺创作要接地气”,越来越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普遍倡导。那么,什么是“接地气”?如何把握“接地气”与“高大上”的辩证关系?怎样实现二者之间的“双向奔赴”?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促进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繁荣创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接地气”的具体指向

所谓“地气”,通俗地讲,就是大地母亲呼吸吐纳的气息,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灵动气息,是源于天地的五谷风味和天籁之音。文艺创作“接地气”,就是脚踏实地,植根固本,把艺术创作之根牢牢扎在生活沃土里,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宝贵素材和创作灵感,使艺术之树根深叶茂、常青不败,保持永不枯竭的强大生命力。

文艺工作者接地气,具体表现为:身临其境、体验生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聚焦现实生活,反映民生疾苦;作品通俗易懂,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应将之贯穿于审美生活、创作实践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视域。其本质特征和实践要义包括:

一是坚定的人民性。“人民是文艺之母。”社会主义文艺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接地气首先就是接人民生活之气、接民生民意之气。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镌刻于心,倾注笔端,不负为人民代言的文学使命。

二是鲜明的时代性。“春江水暖鸭先知。”文艺工作者须紧跟时代步伐,倾听时代呼唤,融入时代大潮。把艺术的触角和灵感聚焦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旷世伟业,聚焦于亿万人民创新创业的滚滚春潮。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采撷素材、提炼主题、打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艺术杰作。

三是厚重的历史性。博大精深的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历代文学经典,是滋养“中华魂”的宝贵遗产,也是当代文学艺术再造辉煌的精神资源。突出接地气的历史维度,是因为“历史”依然鲜活地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灵世界。这对于“以史为镜”、古为今用、传承创新,启示多多。

四是笃定的实践性。接地气不是光鲜的口号和标签,而是锲而不舍的行动。这就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以种子对土壤般的渴望,对接地气抱有足够的虔诚,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借此渐进、渐悟、渐成,提升学养、涵养、修养,为打造精品下足“诗外功夫”。

五是永续的恒久性。“久久为功见成效。”接地气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奢望一朝一夕“立竿见影”,而是需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实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高大上”来源于“接地气”

所谓“高大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简略语。它同“接地气”一样,曾入选年度网络热语,至今仍被大众津津乐道。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却见仁见智,不尽相同,有的解读甚至有些偏颇。本文所说的“接地气”,是指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创作原则和价值取向;而“高大上”则是指卓尔不凡的艺术创造,以及艺术经典的格调、品位。

接地气与高大上,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互补关系。是否接地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文艺作品的质量与水准、意境和格调。古往今来的文艺经典,几乎都是深接地气的典范。它们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带有接地气的深刻烙印。简言之,接地气是高大上的必由之路和正确打开方式;高大上则是接地气的艺术结晶和丰硕果实。

常言道:“骤长之木,必无坚理;早熟之禾,必无嘉实。”此言直击当今文艺界“高产写手”“快餐文化”之要害。鲁迅先生讲得更为透彻:“喷泉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不接地气,缺乏生活底蕴,只能导致浅薄平庸。波澜壮阔的文学艺术历史长河,生生不息地演绎着、印证着这一亘古不变的铁律。远的不说,在当代的作家中,柳青为了写作《创业史》,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全身心投入社会各领域体验生活;3000多字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饱蘸作者魏巍长达3个月的战地采访感受,作者坦言:“文章的标题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受到志愿军战士英雄行为强烈震撼,从心里跳出来的。”无独有偶,央视推出的“致敬经典”系列节目,邀请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深情讲述,每一部红色经典背后,都蕴藏着诉说不尽的“接地气”的故事与感动、激情与荣光。总之,文艺工作者要有一双想象的翅膀在天空翱翔,但也必须有一双脚踩在大地上,否则就会如“断线的风筝”随风飘荡、陷入困惑与迷茫。

“接地气”的时代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考”,有着崭新的使命与担当。强调接地气,有着多个层面的深远意义。

首先,它是守正创新的思想利器。接地气,不仅是一种创作原则、创作态度,更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方法论。常言道:“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接地气的本质,在于引领文艺工作者摆正自己与艺术、与人民、与生活的位置,正确处理生活积累与文艺创作、“装水”与“倒水”的辩证关系。

其次,它是激浊扬清的一剂良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相继问世,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低劣作品时有泛滥。强调接地气,对于促进激浊扬清、守正创新,对于医治文艺界的“浮躁病”以及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乖情悖理、胡编乱造等顽症乱象,不失为一剂良药。

宋代杨万里诗云:“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若用当今“语境”解读,“闭门”者何?身居“象牙塔”、溺于“贵族范”、主张“玩文艺”、走进“死胡同”是也。“征行”者何?深入生活、深接地气的行动、实践、作风、氛围、生态是也。说千道万,九九归一。接地气如“根”,可萌生高大上的艺术奇葩;接地气如“水”,可托起高大上的艺术之舟。

诗人艾青在诗中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接地气不仅是文艺创作客观规律的使然,也是文艺工作者情动于衷、升华自我的内在需求。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如何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实现接地气与高大上“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景,广大文艺工作者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作者系山西作家)